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信息工程学院于7月2日至6日赴乐山开展2021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党总支组织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郭晗昕,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曾宇带队,指导老师吕佳晖、林欣滢、18名学院团学干部参与。
队员们此行的第一站是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个核聚变博物馆,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核聚变博物馆。“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行动。”在本次调研中,队员们感受“国之重器”中国环流器新一号令人震撼的研发历程,受控核聚变研究开拓者们自力更生、科技强国的创业初心令人敬佩。
在乐山市海棠街道,队员们通过创意手工绘、党史故事分享、童声合唱等多种活动形式,为社区儿童普及党史知识,引导儿童树立“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培养儿童爱党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紧扣“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
乐山文庙作为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地,不仅育学子褪蒙昧,传大道以济世,而且并且延续着乐山儿女的文化守护与精神追求。迈入文庙,每位队员都认真瞻仰古代先贤的造像,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队员们造访武汉大学烽火西迁路,感悟武汉大学“明诚弘毅”校训内涵,传递“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精神。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从嘉定古街出发,以分小组、分区域的方式进行“乐山经济文化和红色认知程度”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和“我有祝福献给党”的视频采访,受邀群众积极参与,他们用最真诚、最质朴的话语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感激和美好祝愿。随后,实践队伍参观了乐山大佛博物馆,乐山大佛博物馆从艺术和文化的角度诠释了乐山深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直观地感受乐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明白青年大学生所应担负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在东方红毛泽东思想大广场,队员们邀请夕阳红旅游团的群众们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岁月与青春并存,情怀与赤诚交织,嘹亮的歌声蕴含着对建党一百周年的深切祝福。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描述下,煤矿工人采矿的画面一幕幕浮现于脑海,展现了老一辈艰苦创业、产业报国的爱国情怀。
7月6日上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实践活动总结与后期任务部署安排。每位队员根据前期分工与实际情况,从个人角度出发阐述在团队中的收获与成长,并纷纷表示对团学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在整个“三下乡”的过程中,队员们从最初的相识到配合默契,每位队员的统筹协调能力都得到一定锻炼,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带队老师表示,队员们定将继续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学习和工作,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段“旅程”的结束,必将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团队成员的收获必将贮藏在我们人生记忆的第三个锦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感念先辈们的精神信仰与革命担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承其心,承其志,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莫忘来时路,吾辈当自强!





